邮包迟迟不来,快递成了“慢递”;心仪的商品,只在江浙沪有包邮的,或者只有部分地区没有包邮的;大巴飞驰而过,谁知有些竟然是空载的……
在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,从包裹延误到行业分布不均匀,再到运输资源浪费等问题,都可以用精确的数值来表示,可以用一组或几组百分比,也可以用日常生活中各种不便来表示。
我们的物流面临什么样的困境?在5G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,有哪些新的机遇?
目前,“成本高,效率低”的问题仍然存在。
一般来说,物流成本是物流总费用与GDP之比。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主席马龙龙在接受《科技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说:“这一概念直接反映了每单位GDP产出所需的物流成本,是对国际宏观经济运行效率的比较。
近年来,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,但与发达国家相比,存在的“成本高、效率低”的问题依然突出。
这一差距直接体现在数字对比中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2年以来,我国物流总成本与GDP之比持续下降,到2020年上半年,这个比例达到14.2%。而美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一比率近年来已基本稳定在8%-9%之间,在发展物流产业、提高效率、控制成本等方面,我国都落后于发达国家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《2018年全国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全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将降至12%左右。马龙龙说:“而且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在世纪更迭的岁月里先后达到这个比例。”
他认为,要缩小这一差距,必须从产业发展、技术创新、管理优化、政策支持等方面采取符合国情的措施。
马龙龙认为,在技术创新方面,5G技术的不断发展,可以分别从“硬件”和“软件”两个层面给我国物流行业注入活力。
“海运费又涨了。”一位从事跨境物流工作近10年的人士告诉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,40QH尺寸的集装箱已从年初的1400多美元跃升至5000美元。此外,由于疫情尚不明朗,国外港口堆货严重,问题频发,一些货运代理公司干脆暂停了到美国和加拿大的航线。
在海运持续受限的另一面,国内航空物流公司正在加速补短板,航空货运受到空前重视。与此同时,跨境电商业务的飞速增长也正在催促快递物流企业提速出海。
而随着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签署,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诞生,跨境物流作为自贸区内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,可谓注入一剂强心针。
对此,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各大企业正抓紧布局跨境电商业务。其中,申通国际计划加大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网络建设。吉祥航空(603885.SH)方面将加快国际服务链延伸,提供跨境物流专线产品。上海环世物流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环世物流”)表示,未来在跨境电商物流的人才培养方面会进一步加大投入。